(一)回应态度主动者占比较高
2017年的教育网络舆情回应中,大部分回应主体的态度较为积极,学校或其他相关部门能够主动联系媒体或者使用官方自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声。考察的24个案例中,17例主动回应,占比71.0%。例如,“江苏大学研究生醉酒猝死导师饭局”事件中,学校先后两次将通报发给了《扬子晚报》,借媒体的影响力告知公众调查和处理结果,并对公众后续的疑问进行第二次说明,主动请求谅解。“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中,在舆情发酵的24小时内,学校便主动在官方微博上进行首轮回应,表明官方对此事的重视,并称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但也有一小部分回应者态度相对被动,或是因为对舆情回应没有把握,待媒体前来采访才被动发声。“江西一学生投诉补课收费遭劝退”事件本身的投诉问题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学校没有稳妥处理,9月产生“劝退”舆情时,几天内校方都没有主动给出解释,舆情持续了近半个月,校长才回应称这是班主任假借学校名义的个人行为,又掀起了一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