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图7-15),白麻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通信札。原文为:“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图7-15 王珣《伯远帖》
此帖在清代乾隆时再入内府,为乾隆所藏,并与唐摹本右军《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本并称为“三希”。清亡后,一度流落民间。1951年,政府以35万港元的高价收归国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被称作晋韵的晋代典型的行书样式,且是没有争议的晋代真迹,其珍贵程度可以想见。此帖行笔自然流畅,遒劲古淡,为行书早期典范之作,用笔刚健沉着近于羲之,开张遒逸近于献之,开头“珣顿首顿首”五字墨浓力沉而呈横阔之势,字形由大变小,用笔也由凝重变得轻松,顺势承接下文,也为全篇奠定了遒迈雄强的基调。接下来,节奏渐趋平缓,变化也渐渐增多。从结体来看,此帖左右结构的字或左右分张,或穿插避让,上下结构的字,“远”“胜”“从”“优”“获”“隔”“峤”等字的右半部分均以满密排叠的方法处理,横竖点画连接处或方折顿挫或轻提婉转,均有清晰的规律性。此帖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功力和纯熟的技巧。启功《论书绝句》尝考证此帖云:“余尝于日光之下,映而观之,其墨色浓淡,纯出自然。一笔中自具浓淡处无论已,即后笔过搭前笔处,笔顺天成,毫锋重叠,了无迟疑钝滞之机。使童稚经眼,亦可见其出于挥写者焉。”[40]另外,此帖墨色清润,纸质细密光洁,毛笔弹性极佳,可谓笔纸精良。其书风平和而洒脱,轻巧而沉着,飘逸多姿,一任自然,非晋人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