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礼仪,正人心,厚风俗
明朝成立之初,因太祖朱元璋一力主张推行刻板“教化”国民之道,使得社会风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严肃淳朴。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行事,主要是为了清除元朝蒙古人统治留下的粗放遗风,彼时就连汉族的精英知识分子为了讨好蒙古上层显贵,都争相放弃谨言慎行的文化传统,抛掉唐宋盛行的礼节习惯,学着蒙古人穿上窄袖短衣,学习蒙古语,甚至练习骑马、梳起骑射民族的发型,朱元璋觉得这是一种恶劣的“伤风败俗”行为,当他再次建立汉人政权时,便立即下定决心要在全国“移风易俗”“以正风气”,作为一个统治者,朱元璋和历代皇帝一样,都希望人民恪守本分,埋头苦干,按规纳税,按律服役,最好绝大部分人愚昧而不自知,不求享乐放纵,只求寿终正寝。这些人饱暖时感恩君王,命苦时不怨政府,是最为稳固也最好操纵的统治基础。
于是在朱元璋的努力下,蒙古遗风很快又被传统的汉族习惯代替,遵循礼制、不越规矩是民间推行的美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以正义、勤俭、懂礼为荣,一时间公序良俗井然,曾几何时攀比奢靡的生活风气受到抑制,若有军人或是官员忍不住欲望,去烟花巷陌寻求刺激,朱元璋发现了就会将他们打残或者干脆处死,哪怕幸运偶遇大赦,逃了肉体的惩罚,却再也没有机会担任官职。不过,朱元璋此举残忍却只能束缚想当官的知识分子,他再管得宽也不可能时刻盯着全国每一个人,这样一来勤俭禁欲之风对于民间家财可观的普通人影响并不大——普通人想到了这一点,本以为能钻了政策的空子,没想到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眼看着民间禁欲推行得不够彻底,尤其是在江南等商贾集中的富庶之地,依然存在着奢华享乐的恶劣之风。一想起来在江南风月极佳的河畔,众多富得流油的商人与乐伎优伶弹唱“淫词艳曲”的靡靡之音,朱元璋气得觉都不想睡了,他们或许还讲起从前风气开放时自由炫富多么爽快,抱怨刚立国的明朝皇帝过于严苛,不得人心……朱元璋越想越气,一个更加严厉、细致的社会生活细则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来,朱元璋决定用行政命令来完整地规划他统治范围内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做到等级森严,一目了然。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命令一定要深入到方方面面,没有任何人能钻得了国家的空子,若有人敢违拗,就用严酷的刑罚折磨他,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