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晚年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借官谷给农民,力图减轻高利贷盘剥。1069年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政,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农田水利、市易等法,以抑制官僚、地主、富豪特权为主,以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来改变宋“积弱积贫”的局面,但遭保守顽固势力反对,新法难行。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他的文章雄健宏肆,揭露时弊,简练有力;诗歌险峭奇拔、颇多佳作;词则风格高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字说》《易言》等。今存《临川集》《唐百家诗选》及《周官新义》残卷等。
沉着机智: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英宗年间出任谏议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