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文艺美学思潮。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接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以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阐释学,[15]它关注读者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期待视野”[16]影响其对文本的接受和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受美学研究读者在文学作品接受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读者构成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作为一个过程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其一是作者——作品,即创作过程;其二是作品——读者,即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即作者——作品——读者。接受美学把读者置于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的中心,肯定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姚斯说:“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在的能动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