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自觉,即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经夏商周三代,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西夏辽宋金元以至明清及近代以来,约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从未因受到外力的打击而致使政治实体和文明进程中断;换言之,即这约5000年的中华文明乃具有连续性发展的特点,这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是仅有的、唯一的,而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正是反映这一文明发展之连续性的主要载体。可以说,中国史学是伟大的中华文明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通过史学,人们认识历史,这是人们不断培育和增强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传统和思想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最突出的表现有四点。第一,自强不息的革新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9]的古训,激励着世世代代有识之士致力于社会改革,追求“日日新,又日新”的社会进步。第二,以德为尚的宽阔胸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0]的精神境界,启示人们以德治国,以德从业,以德待人,以德律己,从而营造一个海纳百川、异彩纷呈的社会氛围。第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11]是先贤总结出来的人生与社会的哲理,它揭示了人生之路与国家命运都不是在平静中和无所作为中发展的,而尤其不能满足于现状。这种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自我更新的强大动力。第四,抗击外侮的爱国精神,从戚继光到林则徐,从义和团运动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同时也在历史的洗礼中砥砺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总起来说,通过史学,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能够认识历史,并不断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智慧,提高了分析现实和观察未来的能力,增强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意识,等等。正因如此,史学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