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是探讨小学数学的能动性学习,也就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Teaching of Science of Enquiry)中首次提出的。是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思维,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的能动学习是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行为,由对问题感兴趣开始到问题得以解决并产生效果的一种学习理念。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表面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但实际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独立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群体意识及合作交往的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由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浸透着的情感的投入、态度的转变、方法的习得、情绪的体验,所以数学教学应该从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