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督商办企业中的国家资本,主要是各企业在创办之初由洋务派官僚调拨的垫支官款和开业后的官府借款。这些垫借官款虽然由企业陆续归还,且以借贷资本的形式出现,但无疑是这些企业创办和运营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垫借官款,有些企业就难以开办和维持下去。有关事例前文已述,可见一斑。
外资借贷资本主要是各官督商办企业向外国金融机构的借款。据现有研究,自1883年至1894年,轮船招商局、平度金矿、石门煤矿、开平煤矿、中国铁路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共借外债10笔,计1191083两。这些外债虽然不直接构成企业的股本,但是在企业的运营资本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商办企业的资本基本上是单一的私人资本。其投资者有买办、官僚、一般商人、绅士、华侨、手工业作坊主。其中前三种人投资较多,尤以买办的投资量较大,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由他们投资创办。如前面已提到的华新纺织新局(资本18万两)和裕源纱厂(资本30万两),主要由官僚和大商人发起和投资。轮船航运业中,规模最大的鸿安轮船公司(资本30万两)的大股东是大商人叶澄衷、徐子静和瑞生洋行买办何丹书,后又加入荷兰银行的买办虞洽卿,虞并执掌公司管理权。规模居第二的汕头伯昌轮船公司(资本28万两),由太古洋行买办林毓彦发起。在其他行业中,凡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多由买办创办。如怡和洋行买办祝大椿一人就创办了源昌机器五金厂(资本10万元)、源昌缫丝厂(资本50万元)和源昌碾米厂(资本40万元),公正轮船公司买办李松云和唐廷枢的亲属梁凤西合作创办了均昌船厂(后改名发昌船厂,创办资本4.7万两),唐廷枢创办了《汇报》(资本1万两),徐润办有同文书局,等等。手工作坊主作为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仅限于船舶和机器修造业中的小工厂,数量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