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老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说:“你们看到操场上的滑梯被围栏围住了吗?最近几天不要去玩滑梯,滑梯正在返修中,否则会有危险。”
当天下午,语嫣就看见同班的几个小男孩正站在围栏外玩耍,其中一个男孩还准备钻进围栏,于是,语嫣大喊道:“别进去,老师说有危险。”
看几个男同学不理会,语嫣就又喊:“你们要是不出来,我就去告老师。”
几个男孩也喊叫道:“你去告状吧,我们不怕,我们又没有进去!”
于是,语嫣给老师报告了情况。老师一边肯定语嫣,一边去查看,只见几个小男孩都钻进了围栏,正在那里“研究”器械呢!
可以说,语嫣的“状”告得很及时,也很正确。她告状的动机是担心同学受伤,而且是在提醒无果的情况下,才给老师告状的。而老师也肯定了语嫣,使她对是非对错更有了清晰的认识。
当然,孩子每次告状时不一定出于同一个动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的告状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别人欺负后,想寻求大人的保护。
2、遇到棘手的问题,用告状的方式以求帮助。
3、检举他人的错误行为。
4、追求自我表现,并希望获取赞扬。
5、自己犯了错误,出于“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的心理而告状。
6、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