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盐务稽核总所、邮政总局以及其他在中国政府机关任职的外国人,许多最初都服务于中国海关。从海关中独立出来的邮政总局自不必说,其两任会办帛黎和铁士兰都是经历长期海关工作的磨练,而后成为邮政总局的“一把手”。担任盐务稽核总所财务科科长的劳拉(C.H.Lauru),1898年开始在海关工作,1910年被任命为副税务司,1914年后到盐务稽核总所工作。而他的妻子裴丽珠(Juliet Bredon),是曾任海关代理总税务司的裴式楷的独生女,也是《北京纪胜》(Peking)、《赫德爵士传》(Life of Sir Robert Hart)的作者。[94]民国总统办公室顾问辛博森(Bertram Lenox Simpson)亦曾在海关工作过一段时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各国,尤其是英国,在中国海关、盐务和邮政关领域的势力争夺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海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权由外国人控制、建立组织架构并运行的机构,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中国政府机关”,但它有效地培养了许多既习惯于西方现代有效的组织机构、处事模式,又熟悉中国事务、时局,了解中国风俗和中国人思想的外国人才。
二、其他政府机关里的欧美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