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妇女日常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衣服,上身大多有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有裙子、裤,腰间有围腰、腰巾,另外还有抹胸、裹肚,作为贴身内衣用的。妇女的一般首饰包括头上戴的冠子和发髻的式样以及插在发髻上的金、银、珠、玉等做成的各种簪、钗、步摇、梳篦等。宋代妇女的服饰,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时有变化,一些富裕家庭的妇女敢于突破等级禁令,常常模仿后妃的发式、用具等,俗称为“内样”,为的是赶时髦,被统治者斥之为“侈风”和“服妖”。尤其是进入宋中后期以后,社会僭越现象越来越重,“京师士庶,迩来渐事奢侈,衣服器玩,多镶金为饰,虽累加条约,终未禁止”。[5]更甚者“富民墙屋得彼文绣,倡优下贱得为后饰”[6]。许多女性创制了新的衣式,并迅速在社会上流行。如曾流行于京都妓女所穿的旋裙,前后开胯,因便于骑驴,很快在一般士大夫家中流行起来。司马光还批评这种时尚,说:“妇人不服宽袴与檐,制旋裙必前后开胜,以便乘驴。其风始于都下妓女,而士大夫家反慕之。”[7]到了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妇女的上衣趋于短而窄,并形成一股风气。到宣和、靖康之际,妇女上衣更趋紧逼狭窄。且妇女上衣又流行前后左右襞开四缝,用带扣约束之,当时叫“密四门”。小衣也逼窄贴体称身,前后左右开四缝而且用纽带扣之,叫“便当”,又叫“任人便”。这种风气南宋初有所收敛,到南宋晚期又再度兴起。始兴于内宫及闺阁之家,后上行下效,很快在各地都流行起来。宋代妇女服饰尤好奇异,从北宋后期开始,随着女真金人的强大,宋朝上层女性的服饰开始效学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打扮,主要表现在发髻方面。如束发垂脑的“女真妆”,首先在宫中出现,继而波及全国,所谓:“浅淡梳妆,爱学女真梳掠”。又舞女喜戴帽覆额,也是从辽、金学来的。针对这种情况,南宋孝宗时有臣僚上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臣窃伤悼。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朝之制度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痛也。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洋琴,使一人黑衣而舞,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诏禁之。”[8]可以看出,宋人在时尚上尤喜奇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也影响了南宋人的风尚。
相关影视:印度金电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