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的一天,黄沙弥漫的北京朦朦胧胧的,又“下土”了,几年后才有了“沙尘暴”这个专用术语概括这种奇怪的气象。我骑车出了校门,只见空中的太阳完全失去了温暖的色调,在尘沙的屏障中无力地露出头,发出冷冷的、蓝色的光。
后来留学去了苏格兰,暂时躲开了这黄色的浸染。格拉斯哥的风很大,与北京相似,不过刮来的不是沙尘,而是雨和清凉、湿润的空气。可一回到国内,嗓子总要难受几天。
当然,英国的城市成为“氧吧”也是最近60年的事。从英国的老建筑就能看得出来,外立面大都黑乎乎的,建筑顶端鳞次栉比的烟囱就能找到问题的端倪。
早年间,煤炭是驱动城市和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燃烧不充分的炭灰附着在房子的外墙上,形成了黑色涂鸦,而这么多烟囱一起排放,还形成了酸雨,城市的面貌可想而知。
格拉斯哥的繁荣与环境的恶化是同步的,倒是二战后,随着钢铁、造船等工业的衰落,金融、商业、旅游、文化、教育等“无烟产业”取而代之,如今全市最大的雇主不再是造船厂、汽车厂,而是格拉斯哥大学,招聘的教职员工多达6,000人,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了。格拉斯哥的环境也由此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