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仁林的《虚字说》提出了“神情声气”的观点。如“前之请业于师,师曰:‘虚字无义。’后之更端于弟,弟亦曰:‘虚字无义。’夫虚字诚无义矣,独不有气之可言乎?吾谓气即其义耳”[10]。又如“凡书文发语、语助等字,皆属口吻。口吻者,神情声气也。当其言事言理,事理实处,自有本字写之;其随本字而运以长短、疾徐、死活、轻重之声,此无从以实字见也,则有虚字托之,而其声如闻,其意自见。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11]。“神情声气”说用于语气词较为妥当,遗憾的是他将这一观点用于所有的虚词,就失之偏误了。总的来说,他对语气词的分析多有精辟之言。如以下一段话:“语已之辞,不过随语带其声以见意,其所带之声,或足之、或拖之、或顿之、或撑之……语意籍是声以圆成,而非此声气之中即具有语意也。在注疏中,往往随文立诂,即以语中之意为解,读者当善观之。不然,几何不此通而彼窒乎?”[12]指出对虚词的解释不能随文立诂,不能以语中之意为解,这正是他看到了前人之失误所在。惜乎后来许多学者在研究语气词之时,仍常犯“以语中之意为解”的毛病,这些我们在后面还要提及。袁仁林还注意到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通语与方言语辞的不同,这些都难能可贵。如“盖说时为口吻,成文为语辞,论字为虚字,一也”[13]。又如“盖今人只求之于雅,而不求之于俗,故下一半都晓不得。观《朱子》求俗语,乃知《诗》中‘乎而’、‘只且’、‘也且’等合声,皆当时俗间有此,不过拖沓其声以申意耳”[14]。又如“盖虽在寄棘戎虏之乡,鸟言舌之俗,亦少口气不得。当其掉舌之时,何尝有‘焉’、‘哉’、‘乎’、‘也’等字”[15]。可惜这些见解散于书中,加之表述偏于简单,未能引起后代学人的足够重视。
相关影视:两个妻子韩剧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