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道德教育融化在生活中进行,使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具体实在,不似那般的空洞虚无;而且使得道德要求简明易行,极富操作性。这些对处于“蒙昧时代”的阿拉伯社会来说是很合适的,正是有了这种贴近生活、简明易行的道德教育,才使得当时处于多神崇拜、愚昧好斗的各部落阿拉伯人,都能接受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观,并能在实践中较好地得以实施,从而将阿拉伯社会带进了人类文明的阶段。《古兰经》中的道德教育生活化特点也是人类道德教育规律的体现。
第三节 法拉比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法拉比(Farabi,870—950年),全名为艾布·纳赛尔·穆罕默德·法拉比。870年出生在中亚法拉卜州的瓦西吉镇。据说,他的名字便是源于他的故乡法拉卜(Farab)。法拉比的父亲是波斯人,曾在土耳其宫廷军队中任过军医,母亲是土耳其人。有关法拉比的少年时代情况,文献记载不多,人们只是知道他在故乡专心致志地学习了不少知识特别是语言类。他学习了土耳其语、波斯语和希腊语,后来又掌握了阿拉伯语。他认真地阅读了大量的古希腊哲学书籍,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