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本姓宏,因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姓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开元中从司马承祯传受道法,开元末,玄宗召问理化,拜为师,赐号玄静先生。玄宗曾多次致书问讯,赏赐优厚。他整理上清经法,注意教理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茅山宗的影响。
韦景昭,丹阳延陵人,初师事包世荣,天宝中奉诏侍李含光归茅山,大历中受正传,卒于贞元初。
黄洞元,南岳人,早游华阳,与李含光为师友,后至茅山住下泊宫,学韦景昭之学,卒后,德宗赐洞真先生号。
孙智清,年少时入茅山,师事黄洞元,大和六年(832年)为山门威仪,会昌元年(841年)奉召修生辰斋,武宗赐明玄先生号。
吴法通,润州丹阳人,曾参加科考不中,入茅山随孙智清为道士。僖宗曾遣使受大洞箓,尊称为度师,赐号希微先生。
刘得常,金陵人。17岁时作《大道歌》,师事吴筠,居紫阳观20年,传道法。
王栖霞,唐末避乱于寿春,从问政先生聂师道传道法,后至华阳,从威仪邓启遐受大洞经诀。南唐李昇召至金陵,加金印紫绶,号玄博大师。
综观茅山宗在隋唐五代三百多年间,共传10代,在茅山宗历史上分别被尊为第10代至19代。茅山宗能兼收并蓄,吸收三教之长,并融汇三洞经法,不持门户之见,采取开放态度,且有一个独立而严密的传承体系,人才辈出,香火不断,使茅山宗终于成为隋唐时期道教的主流派。茅山宗除了这10代宗师外,还涌现出不少大师,如与潘师正齐名的王轨,居茅山传法,弘扬茅山道法于南方,他曾随王远知赴隋炀帝杨广召,又得唐太宗垂青,常向他咨访道要。他卒于高宗时,弟子最著名者有戴慧恭、包方广、吴德伟、王元熠等十余人。其中包方广传包法整,法整传包士荣,士荣传韦景昭。另外,像潘师正的弟子吴筠,也是当时著名的茅山宗大师,他颇善文辞,与文学之士多有交往,曾与李白、孔巢父等诗篇酬和,玄宗闻其名,征召他待诏翰林,问以道法,深受器重,天宝中辞还山,主要论著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等十余部,对道教的理论建设有重大贡献。茅山宗在王远知的努力下,得到隋唐统治者的重视;在王轨和潘师正的弘扬下,在南北得到普遍发展;在吴筠和司马承祯时期,理论建设大大加强,上清经法渗透其中,使得茅山道法流布全国;李含光充当“帝师”,比其前辈大师更受到统治者的优宠,在统治集团上层中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更加使得茅山宗“玄门以彰”,在盛唐时臻于极盛。李含光以后,茅山宗逐步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