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余众,不过捻军的战斗力明显要远远低于当年的太平军。一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二是捻军的组织极为松散,从大体上分为东捻军、西捻军两大派,往下又是各省、各府捻军各自为战,各部之间虽有联系却也互不统属。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客观原因,曾国藩并不怎么把现在的捻军放在眼里。然后又经过对北方六省的地势环境详细分析,曾国藩敏锐的发现,捻军作乱主要都集中在黄河和淮河沿线一带。于是根据这个特点,他决定沿黄河和淮河两条河道,每隔一段距离选取重要的河口节点,设置一座可控制周边方圆二三百里范围内的军镇,在军镇内屯兵伫粮,若是防区内有捻军作乱,立刻出动水师或骑兵快速围剿。
曾国藩给自己定下的剿捻策略,归结为了一个十六字方阵,即: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快速追剿。
然而曾国藩苦心布置的剿捻策略,在实施三四个月后,却并没有如期收到自己想要的良好效果。究其原因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手里的可用之兵,实在是太少了,兵源派系又太杂。
首先,因为手里兵力较少,他设置的每一个军事重镇,只有不到一万兵马,却需要担负方圆三百里范围内的防务,北方的河道运航能力很差,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大部分河道无法通航,这导致军镇内的兵力无法通过河运,快速抵达防区内的战场,而每一座军事重镇内的骑兵又很有限,最多只有一两千人,即便及时赶到战场,面对动辄上万乃至数万的捻军毫无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