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事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已较详细,如荆轲的语言、燕太子的行为、刺秦的过程及后人的慨叹,层次清晰,不乏文学之张力与叙述之美。但每一情节都简略而不铺张,侧重人物行动的结果,抑制了人物行动背后性格的揣摩及内在心理的探索。对阅读者来说,这一记载如索引般,只勾勒出了人物、事件的外在形态,而其内在的精神气脉、性格演进则需要依据自我的理解补足。当然,历史的魅力也部分源于史载的空缺,为后世戏剧家提供了丰富的发掘空间。现代文学时期荆轲剧最多,各剧作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实人物的性格,丰盈事件的细节,或者突出刺杀秦王时荆轲的勇、无畏以及悲怆,或通过赴秦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渲染,增加个人与国家的取舍中的悲剧精神。对于荆轲刺秦的理解及兴趣点的不同,造成了剧作家在具体改编中的处理差别。
现代荆轲话剧一般沿用了三个场景,即荆轲与太子丹的会面、易水别及荆轲大殿刺秦。而一般通过怒斥秦王的罪恶点题,如周阆风、张匡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在“急急的追着”秦王时,控诉道:“呀,秦王,你逃到哪里去?哟,我把你这逼迫弱小国家,罪恶滔天的魔王,今天定要你的狗命!”[14]而顾一樵的《荆轲》中则处理为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欲刺秦王”,在要挟秦王的一段中,加入了一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