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张籍就有了一个外号:穷瞎张太祝。一个又穷又瞎的老书生,除了和几个诗人琢磨琢磨写诗,又有什么前程可言呢?
就这样烧香、磕头、写诗,终于在十年后感动了朝廷,把张籍调到了国子监当了一名助教。穷太祝变成了穷教书匠,也就聊胜于无吧。
也就是在这时候,他收到了李师道的Offer。到天下第一号猛人身边做文案,可是常人梦寐以求的事,反正朝廷也不重视他。当李师道开心的时候,趁机写一首诗拍拍马屁,把李大人哄高兴了,赏赐点房子、车子都不在话下。何况在领导身边工作,谁都得给几分面子。
里子面子都有了,等以后退休回老家,也可以跟老乡们吹牛:“想当年,我在李大人身边的时候……”
接受邀请,前程是光明的;如果拒绝邀请,武元衡的例子就在眼前。刀子还是票子,随你选。然而,张籍选择了刀子。
如果开上帝视角,我们会说:“李师道还有三年就完蛋了。张籍实在是太聪明了,不愧是大诗人啊。”可在当时,谁都不会想到三年后的翻天覆地。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张籍拥有很强的政治才能,比如对局势作出分析判断,比如对唐宪宗和李师道的性格作出揣摩……他只是个穷书生而已,只会写诗。
我觉得,张籍拒绝李师道的原因,是因为契约和底线。既然已经和唐朝的李老板签订了工作合同,就应该恪尽职守。虽然朝廷并没有重视自己,但起码提供食宿,解决编制,也算是衣食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