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有功臣陪葬之制。功臣陪葬起自高祖献陵,但是,形成制度而颁定明诏的却在贞观时代。
贞观十一年二月下诏: “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以秘器,使奄寥之时,丧事无缺,所司以此营备,称朕意焉。”同年十月,太宗又“诏勋戚亡者皆陪葬山陵”。有史学家注云:“凡功臣密戚主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据宋王溥《唐会要》卷二十一所载,陪葬者有一百五十五人。另掘《金石萃编》统计,计一百六十六人。现知陪葬墓有一百六十七座。其中以功臣占大多数,还包括少数民族将领十五人,这反映了唐太宗对辅弼重臣的荣宠,体现了他君臣共治天下的思想。
昭陵还列少数民族首领石刻像。高宗为了弘扬太宗的武功,命雕刻家造像十四座,表现其归附、擒伏的形象,他们是突厥族四尊,吐蕃赞府,高昌王翻智勇、焉耆王龙突骑支、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吐谷浑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于阗王尉迟信、新罗王金真德、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阿罗那顺等。有史学家考察昭陵后描绘石像云: “皆深眼曷鼻,弓刀杂佩,壮哉诚异观也。”夷象石雕,一方面体现了唐太宗“天可汗”的尊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唐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